“灯舞贺冬奥”国家级非遗涉灯类传统体育传统舞蹈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之七:苏家作龙凤灯舞
发布时间:2022-2-10 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
历史起源
在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的博爱县,传承着一种距今已有180年历史独特的传统舞蹈——苏家作龙凤灯舞,这枝传统民间舞蹈百花苑中的奇葩,将寄托着百姓希望与憧憬的龙灯舞和凤灯舞表演推向了极致,龙凤共舞,热闹非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龙,四灵之首,中华民族膜拜的图腾;凤,百鸟之尊,天下吉祥太平的象征。
清道光二年(1826年)是博爱县的大耍灯年,为了在这次大耍灯中取得好成绩,苏家作艺人毋黑旦(大名不祥)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将龙灯和凤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龙凤共舞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伴舞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排了许多灯舞节目。在当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苏家作火神庙会期间,演出了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游戏凤、张羽煮海、文王拉纤、刘海戏蟾等精彩的灯舞,将龙凤灯舞演绎到了极致,自此苏家作龙凤灯全面形成。
文化特征
苏家作龙凤灯舞蹈表演的主要题材取自于节令习俗、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吉祥喜庆、祈祷保佑等。以龙凤灯舞蹈的形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太平盛世的礼赞,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对阴暗社会现象的鞭挞,堪称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
内容
为了庆祝丰收、庆祝新年,老百姓在腊月就开始组织自动地出人出资 、组织龙凤灯表演,祈福来年风调雨顺。表演的节目除了龙凤灯、云彩灯、西瓜灯、太阳灯、百鸟朝凤灯,还有刘海戏蟾、蝙蝠闹寿、闪竿王、张羽煮海、十二美女拉纤等配套的灯舞,仅参加表演的就有1000多人,加之数以万计的观灯人。表演龙凤灯舞的队伍要经过村里的每条大街小巷,苏家作村的8条主要大街加上其他小街道总长约6公里,灯舞表演天不黑就开始了,边走边演,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亮。
舞蹈特色
1、表演形式:龙凤灯舞以龙游场、龙戏凤、龙脱皮、百鸟朝凤等表演最为精彩。打击乐开道,蜘蛛灯绕场一周,边舞边放焰火,这时双龙抖动身体,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青龙喷水,火龙喷火,身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2、艺术风格:苏家作龙凤灯表演粗犷奔放,场面恢宏,节奏明快,豪爽大气,反映了当地人民勤劳朴实,刚勇豪爽的特性,浸透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
3、表演道具:其主要道具有龙灯、凤灯、太阳灯、蜘蛛灯、荷花灯、老虎灯、西瓜灯、宝莲灯、蚌灯、百鸟灯、鱼灯、火车灯、蝴蝶灯、彩云灯等,打击乐乐器主要有大鼓、战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等。龙凤灯制作精巧,做工精细,用竹篾制作骨架,彩绘、纱布装饰龙身,白纱布彩绘出凤衣图案,每条龙长21.3米,由9节组成,每节都有1根长1.55米的木棍支撑,这些木棍也是舞龙演员用的手柄。龙的各节是用竹篾编的竹笼做骨架,各节之间用3根细绳连接起来,龙须用青麻染制,龙角及4只龙爪用银箔镶嵌,龙眼装上灯泡,龙背缀上红、绿两色彩绸,龙腹上系45只铜铃,此外还配了10种形态各异的伴舞灯。
灯舞种类
节目除了龙凤灯、云彩灯、西瓜灯、太阳灯、百鸟朝凤灯,还有刘海戏蟾、蝙蝠闹寿、闪竿王、张羽煮海、十二美女拉纤等配套的灯舞。
传承保护
1、传承价值:
博爱历史悠久,夏朝建立冀州覃怀之域,博爱隶属“覃怀地”。博爱县苏家作村的龙凤灯舞是苏家作人在传统春节玩花灯文化的积累中,不断体悟中国文化阴阳和谐的内涵,精心创作演出的虚拟性的图腾舞蹈。
苏家作龙凤灯舞的形成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为了在“大耍灯”习俗中夺魁,苏家作人毋黑旦(大名不详)根据民间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游戏凤等传说故事,大胆地将“凤灯舞”融进了“龙灯舞”,融合为“龙凤共舞”节目,一举夺得博爱县大耍灯年的“耍灯魁首”。自此苏家作人创作的“龙凤灯舞”名扬博爱县城及周边地区。
2、传承状况:
轻轻撩开面纱,苏家作龙凤灯舞渐渐走入世人的视线,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其自身面临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苏家作龙凤灯舞节奏快,对人的体能要求很高,近年来喜爱该项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表演队伍也从鼎盛时的千余人缩减到目前的二三百人,而继承苏家作龙凤灯舞的艺人全村只剩下10余人,并且多已年过古稀,后继乏人的现状成为苏家作龙凤灯舞发展的瓶颈。据老艺人说,西瓜灯、汤圆灯自1964年以后便已失传。当时村里表演西瓜灯最精彩的毋绍兰已作古五六年,他制作的西瓜灯在蜡烛的映照下,黑子红瓤,十分好看。将汤圆灯进行创新的毋国定老人刚刚去世,他改进的汤圆灯使原来用棉花做成的“汤圆”能滴溜溜乱转,形象十分逼真,可这些手艺却都随着老艺人一同消失了。
此外,失传的经典节目也有很多,刘海戏蟾、十二美女拉纤等现在只能成为苏家作村民的一种回忆,一种历史记载中的文字符号。毋启富说,龙凤灯舞是集体传承的传统文化艺术,村里人多是一人多艺,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多能继承,但仍有50%的技艺失传,现在村里很少有年轻人真正下工夫钻研了,很多技艺已经没办法恢复。
另外,苏家作龙凤灯舞是口头传承,文字资料原本就极少,加上抗日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几个特殊时期,该项目一度停演10余年,与此有关的资料都石沉大海,搜集、整理难度很大。
3、保护措施:
2008年6月7日,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虽然苏家作龙凤灯舞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为保护这一民俗文化瑰宝,一代代苏家作传人仍不断地努力着,并专门成立了“苏家作龙凤灯舞保护和发展委员会”。
2007年2月,苏家作龙凤灯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焦作市苏家作龙凤灯舞保护协会获得“苏家作龙凤灯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性传承人
毋启富,2009年,被原文化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岁起跟长辈一起玩灯。20世纪60年代拜老艺人毋致成、毋启宝为师,主攻龙头、凤头和太阳灯技巧。在龙游场、甩大尾、龙翻滚、龙脱皮、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龙盘珠、二龙戏凤等高难度动作中的表演,矫健干练。
他致力传承发展,制订《苏家作龙凤灯舞保护实施细则》,成立苏家作龙凤灯舞研究会,设专人管理资料、道具、档案,培训演员,对失传舞蹈挖掘、整理、编排。编演有《龙凤呈祥》、《丹凤朝阳》、《舞起龙凤庆丰收》等新节目。1978年以来参加市、县春节民间艺术会演,25次获演出一等奖。2000年以来多次获市级以上“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