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舞贺冬奥”国家级非遗涉灯类传统体育传统舞蹈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之八:沙头角鱼灯舞

   发布时间:2022-2-11   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

历史起源

沙头角鱼灯舞是一种以鱼灯为道具的广场男子群舞,起源于明末清初,为广东新安县(现深圳市)沙头角沙栏吓村创演,流行于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盐田和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一带,是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出于对美好生活的企望,祈求妈祖女神保佑丰收而根据鱼的习性,发挥丰富想象创作出来的一种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成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经过300多年历史沿袭,流传至今。在沙头角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还保存有民国期间表演鱼灯舞伴奏用的一个小鼓和两对大钹。

表演内容

沙头角鱼灯舞是广场男子群舞,专门在晚上演出,由二十几个男演员手举鱼灯表演,鱼灯有红鲤、青鲤、黑鲤、火点鱼、丁公鱼、海鲫等20多种鱼类造型。场上有四根龙柱和绕场蓝色水布,以仿海底世界。演出时不用灯光,观众利用龙柱和鱼灯里的蜡烛光芒,看到“海底”各种鱼类在舞蹈。演员手举鱼灯以低马步俯身曲背运行穿插,使鱼灯呈现出丰富的舞蹈情节。

1.舞蹈情节

沙头角鱼灯舞是情节性舞蹈,其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鱼灯表演鱼贯穿梭、铲沙、飞跃等动作展示各种鱼类在海底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景;

第二部分,强悍的恶鱼“黄鳢角”追赶捕食小鱼,通过小鱼灯急停、急掉头等动作,展示双方大战的激烈场面;

第三部分,群鱼围攻“黄鳢角”,经过多次联合攻击,最终打败“黄鳢角”,海面恢复平静。

舞蹈中各种鱼是寓意一定社会角色的:“黄鳢角”象征海盗,任意欺压渔民;众鱼象征广大渔民,不畏强暴,向往幸福生活。

2.道具

鱼灯舞的道具制作精巧。鱼灯都是先用竹篾扎成长约80至100厘米的鱼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颜料绘制鱼身,再涂上桐油。整个鱼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龙头”、腹部和鱼尾,交接套进部分留有一指空隙,方便鱼随着节奏摇头摆尾。腹内放置蜡烛,点燃时通体透亮,造型艳丽夺目。鱼腹之下装一条20厘米长的木棍,演员以此举鱼灯起舞。

3.乐器

鱼灯舞依靠锣、鼓、钹、高音唢呐、低音唢呐和螺号来伴奏,其中的鼓最特别,是长身小鼓,牛皮鼓面呈头盔状,40厘米高,直径只有20多厘米。

4.习俗

新造鱼灯在使用之前,须举行“开光仪式”,使鱼灯赋有灵气,并寓意其“紫气东来”,只有经过这个仪式才能参加祭神祭祖等重要日子的演出。

表演之前都需吉祥物“麒麟”在队伍前开路,此举称为“旺地”,有喜庆吉祥之意。

传承价值

十九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使沙头角割裂为中、英两方,沙头角鱼灯舞作为传统的中华民间艺术,成为被强行分割为一街两边、咫尺天涯的同胞之间精神联系的纽带。

沙头角鱼灯舞是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鱼灯舞的一种颇具岭南特色的广场舞蹈艺术,起源久远,对研究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审美学、民俗学、信仰崇拜以及深港两地关系史等,都有较高的价值。

发展与保护

1642年至1656年,明末清初据海上捕捞生活及对鱼的认识而出现;

1949年后,成为沙栏吓村天后宝诞、家族祭祖等重要活动的必备节目;

1997年,作为向香港回归祖国献礼大型歌舞《中英街的故事》的一部分;

1999年,吴天其重建沙栏吓鱼灯队;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盐田区创办“沙头角鱼灯节”;

2016年,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在中英街开馆;

2019年,深圳市盐田区沙溪沙头角鱼灯舞艺术服务中心成为沙头角鱼灯舞保护单位。

传承人

吴观球,男,1942年生。14岁即开始学跳鱼灯舞,有50余年的舞蹈经验,熟练掌握鱼灯舞的表演技艺和表演程序,对配乐谱调、道具制作等也十分精通。2001年至今,担任沙栏吓村鱼灯舞总教练,积极传承鱼灯舞,曾带队参加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节并获金奖。

吴天其,男,1958年生。熟练掌握鱼灯舞表演技艺,动作功架扎实,表演生动传神,尤其热心传承工作,积极搜集鱼灯舞历史资料,推动设立了鱼灯舞专用排练场,并在沙栏吓村村史陈列室中设立鱼灯舞相关乐器和实物资料的展览。

 



分享:
通信地址:中国 四川 自贡市 自流井区公园路6号 丨 联系电话:0813-2118550 丨 联系邮件:zgcdbwg@163.com 丨 纪检监察电话:0813-23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