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舞贺冬奥”国家级非遗涉灯类传统体育传统舞蹈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之十八:浦东绕龙灯
发布时间:2022-2-21 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
历史起源
“绕龙灯”是旧时上海浦东民众对舞龙活动的俗称,多出现在节日喜庆和求雨、禳灾、酬神、祈平安等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浦东地区的舞龙活动盛行,传统的舞龙形式主要有:布龙、纱龙、草龙、香火龙、小白龙、游花龙等。当地的舞龙队伍主要分布在各村镇、氏族及一些行帮中,最负盛名的要数三林镇一批“挑行口”帮(即搬运、装卸工人)组成的舞龙队。浦东绕龙灯是一种集舞蹈、民族鼓乐为一体的传统文艺项目,往往与岁时节庆、庙会迎赛等一些世俗化的民间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民俗性。
民间故事
据传,南宋淳熙年间,浦东地区“民物丰茂,商贾鳞集”,佛事庙会、迎神赛会中常见到绕龙灯和舞狮子的出现。三林舞龙可以说是浦东绕龙灯的主体。清代文人,三林镇西林街人王廷铨在《上元》中写到:“正月三林龙灯,旌旗锣鼓闹街村。爆竹烟花沿街卖,儿童追逐嬉新春”。
艺术特色
浦东绕龙灯将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等融入到舞龙的技巧中,创立了鲜明的“海派”舞龙特色。其形式主要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在龙珠的引导下,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姿态,以及动作力度、速度和幅度的变化,来完成龙在游、穿、腾、跃、翻、滚等形态,展示出龙的精气神韵。
传承保护
浦东绕龙灯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龙狮界的品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龙队总教练陆大杰,受聘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技术委员、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宣传推广委主任。受命起草编写舞龙竞赛规则,创编舞龙比赛规定套路。而后,又他又成为国际舞龙规则的制订者和国际舞龙比赛规定套路的创编者。
2011年“浦东绕龙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陆大杰,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分享:
Copyright 2019-2024 中国彩灯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9034772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