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舞贺冬奥”国家级非遗涉灯类传统体育传统舞蹈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之二十:地龙灯

   发布时间:2022-2-23   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

地龙灯流传于武陵山腹地湖北恩施来凤县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相邻的土家山寨,当地称为“巴地梭”,是土家族一种独特的民间灯舞。舞蹈套路和动作现存12种,演技难度大,表演性、观赏性比较强,舞法独特。

一、起源传说

地龙灯来源于楚霸王项羽“龙生虎养凤遮荫”的传说,西楚霸王建功立业后不忘龙、虎、凤的养育之恩,遂令民间每年正月十五扎制龙、虎、凤的图形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这些神兽的感恩之情。后来,由于湘西嵝水、酉水流域(包括大岩板村)出现“赶白虎”的风俗,所以地龙灯就取消了虎,只剩下龙和凤。从此,“地龙灯”便流传发展起来,渐渐演化成一种集娱乐、祭祀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

地龙灯在来凤流传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150多年。清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之二十八《风俗志》载:(正月)上九日至元宵,城乡有地龙灯之戏,杂以凤虎麟鱼诸灯,或扮童子,锣鼓争喧,爆花竞放,观者填衢达旦。

二、舞蹈特色

1.表演形式

地龙灯多在街头、坪坝或住宅的堂屋、院落中进行。地龙灯舞蹈套路和动作现存12种,演技难度大,表演性、观赏性比较强,舞法独特。地龙灯的表演支撑不是依靠木棍而是九名表演者的身体,一人手举龙头,一人背龙尾,其余七个人藏于龙身,分别由单人单手抓住每节龙身内的圆形篾圈,另一手则抓住前者的腰带藏于龙衣内,整个人被彩色龙衣遮住双脚,全凭藏在龙衣里的舞者相互默契配合。

 “地龙灯”的表演除龙、凤共舞之外,另加鱼、虾、蚌壳、乌龟等伴舞。这种天、地、海动物汇聚一起表演的艺术形式在龙舞界里独树一积,是稀有独特的舞龙种类。

2.动作特征

表演时,表演者的身体始终前倾,保持骑马桩和弓箭步的姿势行进,龙身的摆动仿若一条真龙,所以民间有顺口溜“地龙灯,地龙灯,不用篾篓不用棍,巴地梭着走,活像其龙行;玩耍龙人弯着身,站的骑马桩,走的弓箭步,似同狮子灯”。

3.道具器材

地龙灯表演时需要圆宝、龙、凤及鱼虾蚌等道具,整套道具的“骨架”基本靠篾条完成,工艺要求高,制作精致,色彩斑斓。

圆宝:用来引龙,艺人用削好的篾条绑扎成直径约30厘米的圆球,外面用红布包裹,一根粗铁丝从“宝”中穿为轴,使宝可以转动,“宝”的四周按上铃铛,用铁丝固定,下端安上长约一米的木把,即成圆宝。

地龙:“地龙”包括龙头、龙衣和龙尾三部分。龙头由篾条、麻线扎成骨架,再将龙角、龙冠、龙额、龙眼、龙腮、龙嘴、龙舌、龙须等固定在骨架上,然后用草纸糊在骨架上,最后勾画轮廓;龙衣是一块长约九米,宽约三米的布,两侧剪成齿状,红布裹边做成波纹状龙纹,黑布滚边作背脊,再绘上鳞甲;龙尾由篾条、麻线扎成骨架,外糊草纸,勾线绘色。

凤:凤头、凤翅、凤尾全是用篾条和麻线先绑扎好骨架,蒙上白布,再用五彩纸糊成羽毛,两翅之间用带子相连,翅内各安一个抓手,即成凤凰。

三、传承价值

地龙灯最初在来凤地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祭祀作用,如今地龙灯表演挣脱神性外壳变为亲民喜庆的文娱表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汉文化、楚文化与巴文化交融整合的艺术结晶,反映出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征,是一种艺术化的民俗和民俗化的艺术。同时,它还有活跃群众文化、促进村寨及族群和谐的社会功能。

四、传承保护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地龙灯表演被迫停止,大部分地龙灯被烧毁,地龙灯习俗遭到极大的破坏。

20世纪80年代,村落民俗活动得到重新肯定,地龙灯被来凤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成书,并公开出版发行。

2005年,来凤县文体局成立了“湖北来凤土家地龙灯”民族民间资源领导小组,致力于地龙灯的抢救保护工作。

2011年,来凤县申报的“龙舞(地龙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来凤县在旧司镇中心小学成立地龙灯教学基地,邓斌或弟子万建全给学生上课。

2016年,来凤县文化馆分别拨付给该中心5万元保护经费,用于地龙灯日常训练和传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来凤县文化馆获得“龙舞(地龙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五、代表性传承人

邓斌,男,苗族。从小开始舞地龙灯,到耄耋之年仍在坚持,被授予“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分享:
通信地址:中国 四川 自贡市 自流井区公园路6号 丨 联系电话:0813-2118550 丨 联系邮件:zgcdbwg@163.com 丨 纪检监察电话:0813-23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