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舞贺冬奥”国家级非遗涉灯类传统体育传统舞蹈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之十一:青田百鸟灯舞

   发布时间:2022-2-14   来源:中国彩灯博物馆

历史起源

青田县始建于唐代,地处瓯江中下游。全境多山,属括苍山脉。山民们居住在高山峻岭、深沟冷箐之中,靠山吃山,与禽鸟为邻。特定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物成为哺育青田百鸟灯舞的摇蓝。

清代康熙年间《青田县志·岁时风俗篇》载,青田自古以来“元旦姻里交贺,折柏枝肖凤,形悬于中堂”。青田县志的记载始于青田建县年代,可知青田百鸟灯舞在唐代景云年间就已经出现。

清朝乾隆年间,青田百鸟灯舞的队伍有三十多人,每人手中提一根柏树枝(或其他树枝),在柏枝上扎有三至五盏鸟灯,每盏鸟灯的翅羽和凤凰的尾翎是用扁形的柏叶装饰的,这和县志上记载的“柏枝凤形”相似。

清代末期,石溪、良川、山口等乡的百鸟灯已不用柏枝和柏叶装饰,在一块档板之上并立两盏鸟灯,下面有一根长三尺许的圆木柄,供举灯之用。

由于青田县鱼灯舞发展较快,百鸟灯舞曾一度衰落,险临失传。1936年,山口村周定和、周景文、裘定飞、毛岩标等人重新整理百鸟灯舞,恢复活动。他们整理发展青田百鸟灯舞的同时,把鱼灯舞的阵图渗入百鸟灯舞之中,并模仿鸟类的一些动作和习性,创造出一些新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同时又仿照鱼灯,把原来两盏并立在档板上的鸟灯改为人灯。这次的整理,为后来青田百鸟灯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青田县鱼灯舞都是男性参与,1969年经过整理加工之后,改为十四名姑娘舞灯,由“牡丹”领队,凤凰居首,接着是青鸾、孔雀等十二盏鸟灯。

青田百鸟灯舞的发展,与青田石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石雕的各种花鸟造型,直接为制作鸟灯提供了仿制资料。山口、油竹、方山一带是石雕的发源地,大批的石雕艺人参与当地的百鸟灯舞活动,推动了工艺舞艺相互促进。

文化特征及内容

青田百鸟灯舞的灯具是根据鸟类的原型制作而成,表演过程以队形、鸟形与舞鸟人的组合舞蹈变化为主,表现“百鸟觉醒”、“莺歌燕舞”、“孔雀开屏”、“百鸟争鸣”、“喜鹊衔梅”、“晚鸟归巢”、“松鹤延年”七个舞蹈主题。青田百鸟灯舞主要有龙摆尾、四方阵、双飞燕等走阵以及“雀跃”、“鹰转”、“燕惊”等舞步。

舞蹈特色

1、表演形式:青田百鸟灯舞舞队一般有演员32人,演员手提凤凰灯、青鸾灯、白鹤灯、山鸡灯、斑鸠灯、孔雀灯、喜鹊灯、黄鹂灯、麻雀灯、青翠灯和春燕灯等多种鸟灯,每盏鸟灯的翅羽和凤凰的尾翎均用扁形的柏叶装饰。百鸟灯舞表演时,以两朵“牡丹花”领队,凤凰灯和青鸾灯居群鸟之首,紧跟牡丹。演员按规定舞式变换队形舞动鸟灯,队形变化连接自由,表演阵式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全由领队根据需要而定。青田百鸟灯舞舞灯的队形,除继承原有的“龙摆尾”、“四方阵”、“双飞燕”等程式外,还吸收了鱼灯舞的“四角循”、“剪刀阵”、“抲山拗”、“钩连阵”、“跳龙门”、“双龙喷水”等程式。又根据鸟的习性,借鉴青田石雕传统题材,创造了“接龙”、“啄米”、“惊飞”、“凤采牡丹”、“喜鹊含梅”、“雀跳”、“燕惊”等舞蹈动作,并以用锣、钹、小锣鼓等打击乐器和唢呐、二胡、京胡、笛子等丝竹乐器伴奏。舞至高潮时,唢呐声骤起,舞步加快,鸟灯高翔低掠,大起大落,热烈而奔放。舞蹈最后以“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结尾,寓意吉祥如意。 

2、组织形式:青田百鸟灯舞舞队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村里的民间灯舞艺人自动组织,挑选村里青年组成“某村百鸟灯”;另一种是以某姓的祠堂为名组织,挑选本宗的青年进行训练,叫“某村某姓百鸟灯”。前者属于自娱性,后者还有光宗耀祖的目的。

青田百鸟灯舞舞队队首由艺术水平较高的民间灯舞艺人担任,并负责训练。每队除队首外,还有二至三人专门负责“发帖”、收“红包”、安排演出点、吃饭、休息等事宜。负责这种工作的人叫“放帖”。以村组织的灯队,队员自己出资制作灯具,训练时没有报酬。以某姓祠堂组织的灯队,大部分是族中人自愿出资,训练也无报酬。他们的活动方式是发帖、登门拜年庆贺。发帖对象大多是外村的同乡和亲友。收来的“红包”,由“放帖”者经管,除部分供灯队活动外,其他分酬给队员。

青田百鸟灯舞还有一种活动方式是为办公益事业集资义演,集资的资金除部分酬给队员外,大部分用于公益事业。 

3、音乐特点:青田百鸟灯舞伴奏的音乐,主要是流行在青田农村的民间锣鼓“十样锦”,有时配有唢呐或二胡、笛子、板胡、京胡等丝竹乐器吹奏民间小调“春暖花开”、“万年欢”等曲子。但音乐节拍与舞蹈不完全吻合,只起哄托气氛、陪衬的作用。打击乐伴奏也较为自由,演奏与停止全凭艺人的艺术修养,这样反而增加了伴奏特色,不至于单调。

灯舞种类

节目表现“百鸟觉醒”、“莺歌燕舞”、“孔雀开屏”、“百鸟争鸣”、“喜鹊衔梅”、“晚鸟归巢”、“松鹤延年”七个舞蹈主题。

传承保护

1、传承价值:

青田百鸟灯舞是青田最传统、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灯舞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以鸟为表演题材为数不多的传统民间舞蹈,原是民间祈愿活动,后演变为人们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时的必备节目,在青田民间广为流传。

2、传承状况:

现今,青田百鸟灯舞频频亮相各地舞台,获得过多项殊荣。还两度走出国门到西班牙演出,成为继青田鱼灯舞之后登上欧洲舞台的又一项青田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受到当地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此外,百鸟灯舞不仅在道具、舞蹈上有了创新,还通过非遗进校园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3、保护措施:

2012年6月25日,青田百鸟灯舞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灯舞(青田百鸟灯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5。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获得“灯舞(青田百鸟灯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性传承人

詹民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8月生。青田百鸟灯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成功设计“活鱼灯”,还参加百鸟灯、龙凤灯、百兽灯、牛灯等一系列灯具制作活动。已掌握百鸟灯制作的全套制作技艺(包括木头基架、鸟身、鸟翅的竹蔑札制,灯光设计、糊布、贴羽、剪贴装饰和着色等)。多次组织百鸟灯队伍参加包括国外多地的演出。



分享:
通信地址:中国 四川 自贡市 自流井区公园路6号 丨 联系电话:0813-2118550 丨 联系邮件:zgcdbwg@163.com 丨 纪检监察电话:0813-2303404